- · 《海外文摘·学术版》栏目[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收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征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刊物[05/29]
武建华:《天津诗人》扶持我成长|我和《天津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武建华 伴随着文学创作,向各类文学报刊投稿已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的投稿生涯中,我的投稿大约有以下几种结果:一是石沉大海。就是投出去的稿子既没有发表,也没有回音。对我
文/武建华
伴随着文学创作,向各类文学报刊投稿已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的投稿生涯中,我的投稿大约有以下几种结果:一是石沉大海。就是投出去的稿子既没有发表,也没有回音。对我而言,这种结果的比例相当大。二是收到简洁退稿信。退稿信寥寥几言,诸如"稿件不适应本刊,可另作处理"云云。三是用了稿件,但无回信。有的给寄来样刊(报),有的干脆样刊(报)也不寄,什么信息也没有,后来才在网上偶尔发现作品发表。四是及时回信,说明用与不用,同时还指出作品存在的不足,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并指明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种既有回信,又有指导意见的报刊寥寥无几。而《天津诗人》诗歌季刊正是这种关注无名作者(作品)、具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具有培育新人、敢于担当的精神、能给作者以关心、温暖和指导的刊物之一。
武建华在自己的龙凤书屋阅读《天津诗人》诗刊 王小玲摄
回想起来,我与《天津诗人》诗刊结缘时间并不长,才刚刚四年,但我受益匪浅。这四年我大约有六、七次的投稿,而每次投稿,都能够得到罗广才总编等老师的及时回信,回信中都能得到中肯的指导意见。我认为,在我数十年的创作投稿生涯中,这是极其少见的、难得的、可贵的。
记得我第一次向《天津诗人》投稿是在2016年9月中旬。我最初得到《天津诗人》编辑部投稿方式后,便整理了一组诗《不宁静的夜》,抱着试试的态度投了过去。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便接到了《天津诗人》编辑部的回信:
武建华先生:
您好。来稿拜读,作品的视角很好,但在作品的深度和语言的柔度上还需要提升,在很短的字里行间需加大信息量、凝练语言,尽量避免主观的诉说,多一些独到的发现。
写诗,不是你想要表达什么,而是你发现了什么,独特地发现了什么。推荐诗人黄翔、林雪、轩辕轼轲、殷龙龙、朵渔、大卫的作品,在百度都能搜索到。只有不拒绝成长,我想会对您有所启发。
《天津诗人》所发表的作品力求展示中国汉语新诗最佳创作水准:情感细腻,有独特的视角,有神意,能够刻画出人性,体现生命的疼痛感。
期待下次发来的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
问候并祝福。
《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
接到《天津诗人》编辑部指导性退稿信后,我就针对信中提出我的诗歌不足,进行认真地思考,查找自己诗歌在"深度""柔度""神意""凝练"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还对照信中推荐的几位著名诗人,在百度上下载他们的代表作品,认真研读。通过阅读和对照,发现自己的诗歌创作的确在"发现""独特""表现"等方面存在有明显差距。
武建华的龙凤书屋收藏的《天津诗人》诗刊2020年夏之卷 王小玲摄
随后,我又修改整理了一组诗《故乡》,投寄到《天津诗人》编辑部。没想到的是,罗广才总编很快就发来了回信。信中说,你发来的组诗收到并拜读了,其中一首《茅草》经过审核,决定在《天津诗刊》2017年春之卷备发。罗总编并且将稍有修改的诗歌和作者简介发过来让我过目感受。收到此回信,我特别高兴,心想,按照指导的意见去创作、修改稿件,已经初见成效。这次回信,让我又看到了以罗广才总编治学严谨、敢于担当、认真负责、以质定夺的态度。能够将修改过的备用稿件发我过目感受,这是我30多年投稿生涯中所第一次经历的!
2017年2月8日,我将组诗《春花》投寄到《天津诗刊》编辑部,没让我想到的是,在投稿的第二天,就接到了罗总编的回信。信中又一次对我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性意见。此信摘要如下:
您好。来稿拜读。
人贵直,诗贵曲。诗意的表达是应该通过意象来传达给读者而不是语言。我们读过诗人萧沉写过的《长城》,只有两行:"长城/中国的一副假牙",却让人过目不忘;一位老诗人在早年写过《荒凉》:"那里的山上不长树/那里的河里没有水/那里的女人没有泪"。通篇没有指出是写荒凉,而荒凉的场景却令读者感同身受。写诗,不是造句,更不是写段子,也不是你想要表达什么,而是要写你发现了什么,独特的发现了什么。再推荐诗人黄翔、林雪、俞心樵、朵渔、大卫的作品,在百度都能搜索到。
其实写诗就如说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一种,引人入胜是一种。无论哪一种,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真实的、不说不快的表达。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zonghexinwen/2020/080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