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文摘】丝绸之路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更加引起学界与社会的关注。其中涉及丝绸之路概念的生成、演变与发展,有必要从原始史料入手,从学理层面对丝绸之路一词的使用及其名称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更加引起学界与社会的关注。其中涉及"丝绸之路"概念的生成、演变与发展,有必要从原始史料入手,从学理层面对"丝绸之路"一词的使用及其名称的演变、含义作一梳理。

一、"丝绸之路"的提出及其在西方、日本的早期使用

中国和西方世界之间很早就有接触和往来,这条交往的路线也很早就存在。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中国--亲身旅行和研究成果》第一卷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他将中国长安与中亚之间的交通往来路线称为"丝绸之路"。1910年,德国学者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从文献角度对丝绸之路作了进一步的阐述。1915年,赫尔曼在《中国到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丝绸之路应当是中国经西域与希腊-罗马社会的交通路线。赫尔曼将丝绸之路的终点延伸到叙利亚(罗马)。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定义,得到东西方学者的赞同。赫尔曼关于"丝绸之路"的主张,得到以法兰西学院院士格鲁塞为代表的东方学家的支持。李希霍芬的学生、瑞典人斯文赫定早期将"丝绸之路"称为"运丝大道"。1936年,斯文赫定出版了以"丝绸之路"命名的著作《丝绸之路》,该书主要记录了斯文赫定作为为中国政府工作的外籍专家领导的西部考察。他阐述了"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贸易。法国学者吕斯·布尔努瓦的《丝绸之路》于1963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与斯文赫定的《丝绸之路》完全不同,布尔努瓦的《丝绸之路》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著作,它所论述的时间从公元前200多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中西交通史"。

在东方的日本,对"丝绸之路"关注较早。日本学者很早就在东方学的潮流中,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丝绸之路"。日本早期的"丝绸之路"研究包含在"东西交通史"或"东西交涉史"中。日本学者以"丝绸之路"命名的著作,笔者所知最早的是1962年出版的长泽和俊的《丝绸之路》。随后,以"丝绸之路"命名的著作逐渐增多,这些著作以知识性的介绍为主,并没有太大的学术价值。20世纪中后期,"丝绸之路"受到日本的广泛关注,从学术界到新闻界,乃至普通民众,对"丝绸之路"倾注了大量热情。日本的"丝绸之路热"虽然由学界发起,创办了《丝绸之路》学术月刊和《丝绸之路事典》,从学术上介绍和研究"丝绸之路",但认可"丝绸之路"这一称谓的却主要是社会大众。日本学界认为,"丝绸之路"是一个通俗性的称呼,学术性不强,所以学者较少使用"丝绸之路"的概念,而是用"东西交涉史"或"东西交通史"的名称。

二、我国使用"丝绸之路"一词的演变

"丝绸之路"一词虽然很早就已出现,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内学者在研究相关问题时,主要使用"中西交通史"、"中外关系史"等名称。当时"丝绸之路"因其含义简单、范围明确,没有被单独介绍和宣传。

(一)早期"丝绸之路"名称的使用和引进

在"丝绸之路"的名称出现之前,国内曾称其为"绸缎之路"。该词出现不到两年,就有了"丝绸之路"的先声"丝路"。笔者目前所见最早使用该词的是中外关系史研究专家朱杰勤。他在1935年发表的《华丝传入欧洲考》一文谈到"丝路"。正是由于当时国内已有"丝路"的称呼,在转引海外报道和翻译海外论著时也使用"丝路"一名。1939年1月,苏联在报道中也出现了"丝路"一词。黄文弼从1939年开始整理《罗布淖尔考古记》一书。在该书中,他将这条中西交通线路称为"贩丝之道"。朱家骅在1941年9月15日的演讲报告中将其称为"丝绸路"。上述"丝路"、"贩丝之道"、"丝绸路"的称呼,显然是指"丝绸之路"。

目前所见我国媒体最早使用"丝绸之路"一词的报道是在1943年,《申报》南洋各地特辑之四《马来亚纵横谈》中,同时还出现了"香料之路"。从其内容可知,"丝绸之路"就是指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香料之路"则是指海上丝绸之路。

(二)政府层面使用"丝绸之路"概念

" 丝绸之路"较多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层面的对外友好交往中。1957年12月27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楚图南在《关于促进亚非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报告》中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1959年9月6日,周恩来在欢迎阿富汗王国副首相纳伊姆亲王宴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丝绸之路"。1962年,蔡英在《友好邻邦阿富汗》中说:"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我国西部的边疆,越过世界屋脊的帕米尔,沿着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麓,通往波斯、阿拉伯和欧洲。"1963年11月20日,陈毅在欢迎阿富汗政府代表团宴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和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和睦相处的亲密邻邦。我们的祖先共同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对促进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沟通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曾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64年10月30日,刘少奇在为阿富汗国王和王后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讲道:"中国和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和睦相处的亲密邻邦。两国人民有悠久的传统友谊,我们两国的祖先很早就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丝绸之路"成为中阿交流的纽带与媒介。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主要是在描述中阿之间的友好关系时使用。此后,"丝绸之路"一词开始在国内频繁使用。由于政府层面在对外友好交往中的频繁使用,"丝绸之路"为社会大众和学界所熟知,并逐渐广泛传播开来。

(三)纺织业使用"丝绸之路"概念

在政府层面以外,与丝绸密切相关的纺织工业界首先使用"丝绸之路"一词。1959年,孙和清在《欣欣向荣的丝绸工业》中使用"丝绸之路"一词。1975年,蒋猷龙在《儒法斗争与古代丝绸技术的发展》一文中说:"根据史籍和地下文物的考证,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二世纪,即以大量丝织品向外输出,开拓了闻名中外、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1977年,《丝绸》杂志第3期发表了周应惠以《丝绸之路赞歌》为名的诗歌。相关行业性刊物对"丝绸之路"的关注度也很高,如《蚕业科技》1979年第1期发表了彭铮的《丝绸之路的由来》、《蚕桑通报》1979年第4期发表了杨宗万的《丝绸之路杂谈》。

(四)史学界使用"丝绸之路"概念

以史学界为代表的人文社科学界,对于这一概念开始使用的称谓是"丝路"而不是"丝绸之路",如朱杰勤在1935年发表的《华丝传入欧洲考》中,就使用了"丝路"一名。

在政府和纺织业使用"丝绸之路"一词后,史学界也开始关注"丝绸之路",并与政府层面的使用有前后呼应的关系,即为了说明历史上中外之间的友好关系。史学界较早使用"丝绸之路"一词的是新疆文物考古、历史研究工作者和研究新疆历史文物的学者。197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新疆博物馆编著的《丝绸之路--汉唐织物》,这是我国第一本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学术著作。赵永复的《丝绸之路》一文,是目前所见最早以《丝绸之路》题名的史学研究论文。

从1978年开始,"科学的春天"到来,各学科学术研究开始勃兴。在前一阶段的良好基础上,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同时期的史学著作中,开始较多使用"丝绸之路"一词。同时在高校教材中也频繁使用"丝绸之路"。20世纪80年代,以"丝绸之路"命名的著作逐渐增多。

史学界从"丝路"到"丝绸之路"的概念使用有一个演进过程,不论是学术论著、高校教材,还是通俗读物,主要限定在学术层面。但史学的"经世致用"在"丝绸之路"研究上也有体现,它既与政府、行业界的使用有所联系,又与时代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使"丝绸之路"扩展到整个文化界,成为社会大众熟知的词语。

(五)辞典中"丝绸之路"概念的演进

在国内史学界大量使用并研究"丝绸之路"的背景下,1979年版《辞海》在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基础上,同时设置了"丝路"和"丝绸之路"两个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丝绸之路"的条目是辞典中首次将"丝绸之路"分为东、中、西三段讲述。朱杰勤、黄邦和主编的《中外关系史辞典》对"丝绸之路"的释义继承了此前成果,较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南北两路的具体道路和支线。雪犁主编的《中国丝绸之路辞典》中的"丝绸之路"词条,虽只涉及陆上丝绸之路,但叙述却较全面系统。此条目将"丝绸之路"的性质、来源、发展变化等作了全面概述,并第一次在辞典中写入李希霍芬《中国》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以及赫尔曼《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对"丝绸之路"的进一步阐释。同时较详细叙述了"丝绸之路"中段道路。首次在辞典中提出了东汉后出现的"新北道"。余太山、陈高华、谢方主编的《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主要讲述了陆上丝绸之路,这是辞书中第一次对"丝绸之路"是"交通网络"的明确表述。周伟洲、丁景泰主编的《丝绸之路大辞典》,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对"丝绸之路"的表述较全面,此条目第一次在辞典中写入外国考察家的探险、著书立说和使用这一名称,使其"固定下来"。同时还提出"广义的丝绸之路"概念。《大辞海·中国地理卷》的"丝绸之路"条目,既继承了《辞海》的内容,又根据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扩大了范围。此外,还有一些专科性的辞典,如《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经济史辞典》、《中外文化知识辞典》、《大学历史词典》等都收录了"丝绸之路"词条。其释义基本上没有超出这一范围。

各类专科辞典,尤其是《辞海》系列将"丝路"或"丝绸之路"列入,说明"丝绸之路"概念得到广泛认可,同时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释义也在不断深化,含义也逐渐广泛。

三、"丝绸之路"概念的充实和深化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其概念也在不断扩大或充实,甚至更为广泛。从学理层面梳理了"丝绸之路"概念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含义的充实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作为地质地理学家的李希霍芬,并没有专门研究中亚史地,"丝绸之路"一词也是他偶然、无意之间提及的,所指也仅仅是从中国长安到中亚之间的东西交通路线,并将其理解为一条基本上笔直的道路。这与"丝绸之路"的实际走向并不符合。虽然赫尔曼也对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进行了引申和研究,但真正奠定"丝绸之路"学术地位的是李希霍芬的学生斯文赫定,他对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进行了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并将"丝绸之路"一词引入国际学术界,但他并不认同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直线说。正是斯文赫定在李希霍芬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的几条道路、走向、性质作了全面的阐述,出版了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学术著作,才使"丝绸之路"一词为大众熟知,并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50多年后我国学者才开始使用这一词汇。此前曾于1933年使用"绸缎之路"以指称"丝绸之路"。1935年开始使用"丝绸之路"的简称"丝路"。此后不久,欧洲和苏联也使用了"丝路"一词。1941年使用"丝绸路"。同时,还使用"贩丝之道"代称"丝绸之路"。1943年,我国正式出现"丝绸之路"一词。

第三,"丝绸之路"虽然称呼众多,甚至有些泛化,但不论是按交通路线划分还是以交换物品分类,这些扩大或充实了的"丝绸之路",都是借用或参照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概念。如果不加特别说明,当我们说到"丝绸之路"时都应有具体的含义。

第四,虽然"丝绸"不是整个历史阶段中西贸易的大宗商品,"丝绸之路"也出现多种称谓,但都仅仅是对某一个时期或某一种物品的概括或总结,还没有哪一个称谓或名称能够替代"丝绸之路"。当然,"丝绸之路"现在已不是某一条道路或某一种交换物品的专称,而是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统称,甚至突破了原来的"中外关系史"和"中西交通史"。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命名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一历史名称在当下的现实反映。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陈茜/摘)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zonghexinwen/2020/0529/33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网评文摘|粮食安全·消费回补·秸秆创收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