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外文摘·学术版》栏目[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收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征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刊物[05/29]
智库文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郭熙保等在《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6期撰文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接近尾声和农民工市民化提到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农地产权制度出现了所有权虚化、承包权固化、经营权弱
郭熙保等在《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6期撰文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接近尾声和农民工市民化提到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农地产权制度出现了所有权虚化、承包权固化、经营权弱化等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政策思路:一是解放思想,大力支持和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农地农用和维护农民利益这三条基本原则基础上,应支持和鼓励各地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对各地出现突破现有法律限制的创新举措要有较大的容忍度。二是同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应同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人口自由迁徙,既放开农村人口到城市落户限制,也放开城市人口到农村落户限制,以及准许人口在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之间流动。三是借鉴国企改革经验,创新农地股份制改革模式。要使农地股份制改革取得成功,可以借鉴国企改革中资产管理与企业管理分开的模式,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村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四是及时修订不合时宜的相关法律。要结合新形势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其他相关改革进行修改和完善。五是建立和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如建立开放有序的农地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土地交易的中介组织、建立权威的集体土地价值评估体系和土地最低保护价制度等。
魏后凯在《中国品牌》2019年第4期撰文指出,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不能按照传统的思维,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按部就班地推进,而应该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三化”融合、协同推进。为尽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推进智慧乡村建设,作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突出乡村特色。智慧乡村建设一定要从乡情出发,充分考虑乡村的特点和需求,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实现“智慧”与“特色”有机融合。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采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担保、政策性保险等方式积极支持智慧乡村建设。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选择一批具有条件和积极性的不同类型村庄,分期分批开展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工作。四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大企业与地方合作,探索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智慧乡村建设,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五是强化科技支撑。要将智慧乡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列入国家研发和科技支撑计划,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智慧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六是加强人才建设。要鼓励人才下乡、“城归”回乡、民工返乡,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参与智慧乡村建设。
高帆在《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撰文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源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实践背景。据此,本文建议:一是继续通过产权细分放活土地使用权。要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必须使农业经营者对土地有充分的自主配置权,为此,应继续按照“三权分置”思路——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思路推进农地制度改革。二是通过降低壁垒引导各类生产要素下乡。考虑到资本能够撬动土地、劳动、知识、技术等要素,在农村生产方式创新中扮演着枢纽角色,因而农村产业兴旺首先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现资本下乡。三是不断壮大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规模。应积极拓展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渠道,新型职业农民可来自农村社区,也可来自城镇部门;对特定地区而言,新型职业农民可是本地户籍人员,也可是外来户籍人员。四是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现阶段我国应继续加大对农村电信、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供给力度,将农村的信息化进程放在更为突出的基础设施建设位次。五是鼓励各地形成契合本地特征的农村产业发展形势。在现有法律政策框架内,应鼓励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产业发展的“地方探索”。六是不断完善我国针对农村产业的补贴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支持政策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特别是应提高补贴对象的瞄准性和实施的精准性。
于法稳在《国家治理》2019年第1期撰文指出,新一轮的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交互叠加、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向发力、与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历史交汇,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必须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充分释放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潜能,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农村改革应坚持一条主线。应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以耕地生态红线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切实防范粮食安全风险,守住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双重底线。二是必须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支撑。围绕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地也应切实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精准脱贫成效的重要保障,以及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70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