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唐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地方志海外流传史述评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唐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地方志在海外的流传 中国地方志流传海外的最早时间目前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记载,早在唐代后期就有中国地方志文献流传到了日本。由于唐代到宋元时期尚属

一、唐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地方志在海外的流传

中国地方志流传海外的最早时间目前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记载,早在唐代后期就有中国地方志文献流传到了日本。由于唐代到宋元时期尚属于地方志走向定型的时期,编纂地方志多是个人行为,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编纂地方志的风气,这一时期的地方志数量不是特别多。因此,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地方志流传到与中国临近的日本、高丽等国,但数量不多,也未能在海外引起较大反响。到了明清时期,地方志编纂事业开始出现繁荣局面,借出版业发达之力,数量巨大的地方志被编纂和印刷出来,加上海外贸易、国际交往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地方志流传到了海外。19世纪中叶以前,流传到海外的中国方志主要集中在周边的日、朝两国。19世纪之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也开始重视和搜集中国地方志。

朝鲜是中国的近邻,中朝文化交往密切,朝鲜也曾多次向我国采购大量图书,这其中就包括了地方志书。朝鲜国王中宗曾于中宗十年(1515年)时下求书诏令,诏令一出,明《辽东志》《山海关志》等地方志都东传到了朝鲜。如朝鲜中宗三十四年(1539年),朝鲜东至使行管押使工曹参判郑顺明就从明购买了《辽东志》六卷献于朝廷。此外还有赠书的形式,如朝鲜燕山君元年(1495年),明朝册封使金辅一行赴朝,将《大明一统志》等书籍作为礼物赠送给朝鲜。清代时则以购书和赠书为主,如朝鲜景宗即位后,派遣李宜显担任东至使正使赴北京朝贺,李宜显此行采购了大量的书籍,包括属于地方志的《西湖志》十二卷、《盛京志》六卷、《通州志》八卷、《黄山志》七卷。朝鲜正祖十四年(1790年),朝鲜使者徐浩修在北京书肆购买了《盛京通志》。

日本是收藏中国地方志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明代末年至清咸丰年间,中国方志大批量地流入日本。明末以来,日本是中国人出海贸易的重要地区,地方志成了中日贸易的一种珍贵的“商品”,据巴兆祥先生统计,明末至清咸丰年间,唐船输出地方志约有1245部。

二、流传海外中国地方志的影响

中国的地方志书大量流传到海外,而且各国争相收藏中国地方志,表明中国地方志这一文化瑰宝受到了各国有识之士的赏识和钟爱。这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流传到海外各国的中国地方志,为各国学者研究和运用中国地方志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学者,一下子便发现了中国地方志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使中国地方志的科学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示,散发出它应有的灿烂光芒。

到了现代,外国学者对中国地方志更加重视,研究和运用中国地方志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利用中国地方志的资料,有的研究中国古代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有的则把中国地方志的主要内容归纳成若干方面的问题,逐一研究它们的价值;有的直接对中国地方志的编纂及其史料价值等进行研究。众多的外国学者名家通过研究和运用中国地方志的亲身实践,增进了对中国地方志价值的了解。曾任英国英中了解协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史》主编的已故著名学者李约瑟评价说:要研究人类文明,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地方志。

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在对中国文化进行长期关注、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同时,其本土文化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地方志的影响。日本早期仿照中国的图经编纂了《风土记》,后期又仿照《大明一统志》编纂了《会津风土记》,再次兴起地方志编纂热。直至明治时代,日本地方志的编修才逐渐演变成地方史的编修。朝鲜大约于15世纪就已开始修志。越南则于20世纪初期完成官修《大南一统志》。

三、结语

总之,流传到海外的中国地方志已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展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地方志可以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整体架构之中,积极发挥联系历史与现实的信使作用,联系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作用,为化解宗教矛盾、民族隔阂提供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

[1]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国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巴兆祥.明清时期地方志东传日本的历史过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07).

[3]张莹.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建设[J].中国地方志,2004(02).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625/703.html



上一篇:海外中国史研究值得警惕的六大问题
下一篇:海外契丹学研究管窥基于对英文论文的梳理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