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外文摘·学术版》栏目[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收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征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刊物[05/29]
粤剧历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粤剧的兴起二次大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根据笔者的研究进度,近日读到一部由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历史系伍荣仲教授撰写的《粤剧的兴起——二次大战前省港与海外舞台》的粤剧历史著作,由中华书局于2019年出版。
根据笔者的研究进度,近日读到一部由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历史系伍荣仲教授撰写的《粤剧的兴起——二次大战前省港与海外舞台》的粤剧历史著作,由中华书局于2019年出版。该著作运用实证主义史学方法,在挖掘新史料、运用中英文一手资料上下了不少功夫。该书从社会史、商业史、文化史的角度兼有比较的历史意识与学术视野,称得上是粤剧历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一、研究视角与史料运用
就该书论题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其跳出了以华南或广州/香港为中心的框框,开拓了跨越国际网络的观察视角。第一部分为“广东大戏之形成”;第二部分为“庶民剧场与国家”;第三部分为“地方戏曲、跨国舞台”的独特视角。纵观近年粤剧书籍的出版,关于粤剧音乐的谈论略多,以历史角度撰写的粤剧研究专著并不多见。在“大历史”的观照下,又从社会史、商业史、文化史的层面,探寻粤剧“三个之于”之下的兴起、发展与传播的过程,此书可视为华南、中国、海外华人社区粤剧行业背后的文化政治及网络的精要论述,这也是其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的开拓价值。
历史学研究首要重视的是史料,本书的史料运用不拘泥于中文报刊(涉及报纸、杂志与当代娱乐刊物等)、著作、论文,政府刊物、报告等。华南地区作为中国较大的“侨乡”,粤籍人士赴海外的同时势必带动了粤剧在海外的“远”播,带动了粤剧在华人社区的传播。研究者自然脱不开外文资料的爬梳。该著作采用了大量的英文书目、网站文章,以及相关的档案、博物馆和图书馆特藏资料。众多史料无疑考验了研究者的E-考据能力。研究者身居美国,关注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围绕海外华人移民和文化认同等问题,亦具备较强的外文理解能力,涉及粤剧的研究有: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5);与陈泽蕾重编、陈非侬口述:《粤剧六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2007);The Chinese in Vancouver, 1945-80: The Pursuit of identity and Power(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99);并参与了《中国戏曲志:香港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香港卷》的编撰工作。上述相应的研究积累使其对相关的英文史料又会有更深刻的解读。
二、主要架构与待讨论论题
第一部分“广东大戏之形成”。第一章“在珠江三角洲游走的艺人与红船戏班”以明清时期的历史为经,以粤剧早期形成的载体“外江班”“本地班”“红船”“公所”“会馆”为纬,穿插反映广东本地艺人加入太平天国反清行列而被短暂“遏制”的事例,显示出粤剧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及不拘一格的包容力和地方色彩。第二章“粤剧都市化”以世纪之交为时间交点,从“红船”到“戏院”演出场所(渠道)的变更,由“乡村”到“省港”游走路线的变更,展开了一段粤剧都市化的“华南双城记”;造就了一段伶星与戏剧“相得益彰”的辉煌时代。第三章“都市剧场与它的现代危机”以时间为纵向轴,沿着“戏剧(性)的复兴”“戏曲市场的收缩”“商业舞台之最低点”“扭转局势”的轨迹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后期粤剧经历的兴与衰。第二部分“庶民剧场与国家”第四章“戏剧改革中的文化政治”描述了围绕着粤剧开展的文化角力(志士班和全女班的挑战;梅兰芳、欧阳予倩对粤剧的挑战),以及于期间粤剧自身所经历的变革置于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潮流中所产生的影响。第五章“政府、公众秩序与地方戏剧”叙述了20世纪粤剧圈受到外来暴力事件伤害,经历着戏行内部冲突矛盾;省港两地在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之下,在戏行、戏院有关政策和管治方式的异同。第三部分“地方戏曲、跨国舞台”旨在把粤剧跨国舞台的景象与粤剧本土舞台进行并联:而粤剧跨国、上扬现象与当时中国华南地区发展轨迹不无关系。第六章“粤剧走进海外华人世界”分“1850年代至1880年代”、“1890年代至191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三个阶段,分别叙述在太平洋沿岸、东南亚和北美洲粤剧的发展状况和粤剧跨国舞台兴旺的局面。第七章“粤剧作为跨国商业”采用加拿大温哥华当地的档案资料,分析唐人街戏院的商业运作。第八章“剧场与移民社会”详论华埠戏院在移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本著作中提出对于“在粤剧进入城市商业化的过程中,戏班公司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涉及工人运动与左派政治斗争的一段历史”“粤剧在华南以外的发展”“排华时期唐人街的舞台”等论题目前学界涉及得还比较少,为对“二战”前粤剧历史进行“填补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著作中提到的香港《华字日报》《剧潮》《伶星》《大汉公报》《觉先集》《广东戏剧史略》等为对“二战”前的粤剧历史进行深入分析提供了史料支撑和线索。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427/665.html
上一篇:歌曲我爱你中国诞生记
下一篇:海外经典案例不同地域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