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外文摘·学术版》栏目[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收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征稿[05/29]
- · 《海外文摘·学术版》刊物[05/29]
用新闻眼光发掘台湾海外旅游图书IP ——以马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前,在移动互联、多屏呈现的融媒体阅读引领下,内容生产供给侧正在经历整合、重组,内容生产传播的决策视野、决策机制也在经历深刻改变。传统新闻出版行业,边界日渐消弭、
当前,在移动互联、多屏呈现的融媒体阅读引领下,内容生产供给侧正在经历整合、重组,内容生产传播的决策视野、决策机制也在经历深刻改变。传统新闻出版行业,边界日渐消弭、业态互相融合,选题产生方式互相借鉴——比如图书出版围绕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符号标引,比如著名人物、事件、地标、作品、品牌等)发现新热点、阐述新价值,借鉴新闻行业“新闻价值六要素”(真实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策划图书选题。“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笔者曾经在党报担任记者多年,现为出版社责任编辑,倾向于将新闻“嗅觉”运用到图书策划中来,曾策划、组稿我国台湾地区著名“背包客”马中欣先生的系列海外“女游”书稿,如《背包客环球旅行走天下:女性自助旅行安全警示》《三毛之谜》。“文章合为时而著”,图书也要“合为时而出”,笔者认为,在“一带一路”“消费升级”“全民阅读”等新语境下,台湾地区海外旅游文学是值得祖国大陆图书出版同行发掘的一个“富矿”。
图书策划背景:“壮游”式微、“女游”兴起,是当代台湾海外旅游文学的“正在进行时”
“女游书写”是我国台湾地区当代海外旅游文学的“正在进行时”。我国台湾地区的“女游书写”现象于祖国大陆而言,用“新闻价值”六要素的眼光看,也符合同文、同种、同构的“接近性”,不同于《孤独星球》。
所谓“女游书写”,是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室如教授总结当代台湾的海外旅游文学现状时提出来的概念。
与“女游”相对应的是“壮游”。“壮游”,是指传统中国社会君权父权结构下,男性修行成长的一项专权,所谓“男大思放、女大思炕”“好男儿志在四方”,是与“读千卷书”接续的实践特权。相对应的,传统女性的角色分配和扮演是相夫教子、坐等旷夫归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正是她们集体宿命的写照。
“壮游”曾独步近现代台湾海外旅游文学舞台二百年。二百年来,台湾人海外“壮游”,书写主题是清一色的“家国情怀”和“启蒙图强”。譬如,“壮游”的滥觞之作、道光年间澎湖举人蔡廷兰的《海南杂著》,就是台湾海外“壮游”的一个戏剧性开篇,是“一个士大夫以汉族中心意识建构起来的、杂糅了许多越南底层民众记忆的越南史论”①。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由于近现代以来复杂的历史遭逢,例如1895年至1945年沦为日本殖民地从而形成特殊的日台关系,以及1945年国民党逃台以后至1988年(蒋经国去世,标志着“两蒋”戒严统治结束)期间所形成的特殊的美蒋关系,海外交往频仍,导致台湾的海外“壮游”书写呈现出与其作为中国普通一省的幅员、人口而言极其超沛的产量,IP代迭、佳作频出——
在五十年“日据时代”,“壮游”的代表性IP和作品有:李春生(1838-1924)及其《东游六十四日随笔》、颜国年(1885-1937)及其《最近欧美旅行记》、林献堂(1881-1956)及其《环球游记》、杜聪明(1893-1986)及其《杜聪明博士世界旅游记》。这些游记,大多从儒家本位观察、描摹东洋、西洋光怪陆离的世相,主题多为“家国忧思”和“启蒙图强”。在美蒋时期,“反战”“反共”“反思”成了“壮游”书写的主题。主要IP和代表性作品有:吴浊流(1900-1976)及其《谈西说东》《环球吟草》《扶桑拾锦》《东南亚漫游记》等;还有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殷海光写的战后海外游记《西行漫记》,及其主编的《自由中国》杂志。
台湾的近现代,虽然也有“祖母级”的豪门名媛,譬如曾宝荪(曾国藩曾孙女)等加入海外旅游的书写,但IP群体基本属于男性政商文化精英。这是因为,精英与草根在文化学养、资源占有、社交空间上形同霄壤;并且,父权社会结构下男、女二元对立,“男动/女静、男主外/女主内、男中心/女边缘”的社会角色分配与扮演,使两性在心理空间、移动能力上相去云泥。
然而,白云苍狗,进入上世纪90年代,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首先是商业化传媒和互联网使“壮游”和书写走下神坛。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两蒋”威权统治结束,台湾政治生活“多党化”,意识形态和文学创作领域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开放大陆探亲之后,随着政策改变、经济条件改善,台湾正式进入‘全民旅游’时代,旅行书写在‘华航’‘长荣’等大型文学奖以及商业化模式炒作下,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②海外旅游不再是稀缺品,发达的商业传媒,以及“野蛮生长”的互联网,极大地消弭了地理疆界的障碍,消解了传统“壮游”书写的崇高。新生代作家兼文艺评论人钟怡雯认为,“网络改写了旅行的意义,跨界的冲击感降到最低,只要有网络,就没有太多的他方可言”,“在全球化的后现代,跨界的距离缩短了”。③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0/0804/395.html
上一篇:尾矿库再开采利用的项目分析与思考
下一篇:关于新征程下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思考